工具简介

子网掩码计算器是一款能够方便快捷的计算划分子网的工具。该工具可以随意调整掩码位,因此可用来计算不标准的子网。用户只要在该ip子网掩码计算器中输入点分十进制的IP地址,可以立刻判断出地址类,并显示其子网位、主机位、符合条件的子网数量、每个子网所包含的有效主机数量、所属子网地址、子网掩码、子网的广播地址以及当前子网所包含的主机范围,基本上是你希望得到的数据它都计算出来了。

子网掩码计算器 1

IP地址:

子网掩码:

计算结果:

IP / 子网(经典)192.168.0.1 / 255.255.255.0 IP / 子网(思科)192.168.0.1 / 24 IP地址(二进制)11000000.10101000.00000000.00000001 子网掩码(二进制)11111111.11111111.11111111.00000000 网段192.168.0.0 / 24 网络类型C 总共有效IP数256 网络地址192.168.0.0 广播地址192.168.0.255

其他信息:

以下是保留的IP 127.0.0.0/8回送地址,指本机,表示整个A类,从127开始。 10.0.0.0/8A类私有地址,从10开始。 172.16.0.0/12B类私有地址,从172.16.0.0/16到172.31.0.0/16 192.168.0.0/16C类私有地址,从192.168.0.0/24到192.168.255.0/24
子网掩码计算器 2

网络类型:

IP地址:

子网掩码:

通配符掩码:

掩码位数:

主机数:

子网 ID:

第一个可用IP:

最后可用IP:

广播地址:

位图:

什么是子网掩码?

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。
最为简单的理解就是两台计算机各自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后,如果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,则说明这两台计算机是处于同一个子网络上的,可以进行直接的通讯。

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知识

互联网的实现,分成好几层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,就像建筑物一样,每一层都靠下一层支持,分层设计同样简化了网络系统的维护工作。用户接触到的,只是最上面的一层,根本没有感觉到下面的层。要理解互联网,必须从最下层开始,自下而上理解每一层的功能。如何分层有不同的模型,有的模型分七层,有的分四层。下面将互联网分成五层,比较容易解释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"实体层"(Physical Layer),最上面的一层叫做"应用层"(Application Layer),中间的三层(自下而上)分别是"链接层"(Link Layer)、"网络层"(Network Layer)和"传输层"(Transport Layer)。越下面的层,越靠近硬件;越上面的层,越靠近用户。
电脑要组网,第一件事要干什么?当然是先把电脑连起来,可以用光缆、电缆、双绞线、无线电波等方式。这就叫做"实体层",它就是把电脑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。它主要规定了网络的一些电气特性,作用是负责传送0和1的电信号。
单纯的0和1没有任何意义,必须规定解读方式:多少个电信号算一组?每个信号位有何意义?这就是"链接层"的功能,它在"实体层"的上方,确定了0和1的分组方式。早期的时候,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电信号分组方式。逐渐地,一种叫做"以太网"(Ethernet)的协议,占据了主导地位。以太网规定,连入网络的所有设备,都必须具有"网卡"接口。数据包必须是从一块网卡,传送到另一块网卡。网卡的地址,就是数据包的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,这叫做MAC地址。每块网卡出厂的时候,都有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MAC地址,长度是48个二进制位,通常用12个十六进制数表示。
以太网协议,依靠MAC地址发送数据。理论上,单单依靠MAC地址,上海的网卡就可以找到洛杉矶的网卡了,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。但是,这样做有一个重大的缺点。以太网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,所有成员人手一"包",不仅效率低,而且局限在发送者所在的子网络。也就是说,如果两台计算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,广播是传不过去的。这种设计是合理的,否则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都会收到所有包,那会引起灾难。互联网是无数子网络共同组成的一个巨型网络,很像想象上海和洛杉矶的电脑会在同一个子网络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因此,必须找到一种方法,能够区分哪些MAC地址属于同一个子网络,哪些不是。如果是同一个子网络,就采用广播方式发送,否则就采用"路由"方式发送。这就导致了"网络层"的诞生。它的作用是引进一套新的地址,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。这套地址就叫做"网络地址",简称"网址"。于是:每台计算机有了两种地址,一种是MAC地址,另一种是网络地址。
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,叫做IP协议。它所定义的地址,就被称为IP地址。习惯上,我们用分成四段的十进制数表示IP地址,从0.0.0.0一直到255.255.255.255。互联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,都会分配到一个IP地址。这个地址分成两个部分,前一部分代表网络,后一部分代表主机。
问题在于单单从IP地址,我们无法判断网络部分。还是以172.16.254.1为例,它的网络部分,到底是前24位,还是前16位,甚至前28位,从IP地址上是看不出来的。那么,怎样才能从IP地址,判断两台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呢?这就要用到另一个参数"子网掩码"(subnet mask)。它的网络部分全部为1,主机部分全部为0。知道"子网掩码",我们就能判断,任意两个IP地址是否处在同一个子网络。
有了MAC地址和IP地址,我们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两台主机上建立通信。接下来的问题是,同一台主机上有许多程序都需要用到网络,比如,你一边浏览网页,一边与朋友在线聊天。当一个数据包从互联网上发来的时候,你怎么知道,它是表示网页的内容,还是表示在线聊天的内容?也就是说,我们还需要一个参数,表示这个数据包到底供哪个程序(进程)使用。这个参数就叫做"端口"(port),它其实是每一个使用网卡的程序的编号。"传输层"的功能,就是建立"端口到端口"的通信。相比之下,"网络层"的功能是建立"主机到主机"的通信。只要确定主机和端口,我们就能实现程序之间的交流。因此,Unix系统就把主机+端口,叫做"套接字"(socket)。有了它,就可以进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了。
应用程序收到"传输层"的数据,接下来就要进行解读。由于互联网是开放架构,数据来源五花八门,必须事先规定好格式,否则根本无法解读。"应用层"的作用,就是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。举例来说,TCP协议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程序传递数据,比如Email、WWW、FTP等等。那么,必须有不同协议规定电子邮件、网页、FTP数据的格式,这些应用程序协议就构成了"应用层"。
图文并茂、简单易懂的计算机网络知识,点击这里 ->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

TOP